车八岭圆满完成第四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监测研讨会承办任务
点击量:992
发布时间:2022-05-13 15:40:05
分享到:

/车八岭保护区

 

9月23日至24日,“第四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监测研讨会”以视频会议方式成功举办。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北京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会主办,车八岭保护区管理局为第一承办单位,共有1000多名国内外科研院所、高校、自然保护区的代表注册参会。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马克平主持开幕式,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孙命副局长、国家林业与草原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严承高副司长为开幕式致辞。车八岭保护区管理局组织全体专业技术人员集中收看了研讨会开幕式。开幕式最后还展播了车八岭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成果主题宣传片——《中国车八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研讨会邀请了12名专家学者作大会报告,详细介绍了全球、全国生物多样性监测平台建设与发展,区域、局域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情况,新技术、新方法等在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中的运用等。研讨会还设置了9个专题组报告会,共开展学术报告80个。车八岭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林业高级工程师束祖飞召集并主持了第9专题组(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实践)报告会,并以《广东车八岭生物多样性智能监测》为题,分别从重要类群全境监测与研究、森林动态样地综合监测与研究、环境梯度BEF监测与研究、环境因子综合观测与研究、智能监测云服务平台建设五个方面,分享了车八岭在生物多样性监测、保护方面运用的新技术以及取得的新进展。

闭幕式上,马克平研究员对车八岭保护区管理局对本届研讨会的筹办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车八岭圆满完成了承办任务。就全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他指出,一是监测平台建设很重要,要坚持长期的数据积累和有效的挖掘、解读,分析结果要对于政策、决策、管理有很好的支持;在现阶段平台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前提下,数据和平台的共享尤为重要。二是先进技术在生物多样性监测的应用以及科学问题的凝练对于好的科学产出非常重要。三是如何整合现有的全国、区域、局地的监测网络,有更多的合作和沟通,像GEO BON一样构建网络的网络,是值得考虑的问题。四是要争取监测工作的主流化,特别是与《生物多样性公约》履约进展的评估相结合,更好地为对策研究、战略研究、全球保护和管理提供支持;在“走出去”方面,“一带一路”网络是很好的抓手。